在線圈車間提起副主任王文革,大家習慣叫他“勞模主任”。他表情嚴肅認真,卻真誠可親;他的言語樸實無華,卻擲地有聲;他任勞任怨、開拓進取的實干精神催人奮進;他敬業愛崗、攻堅克難的創新精神受人尊崇。工作中他毫不懈怠、腳踏實地沖在前面,為西變事業忘我奮斗,堪稱線圈車間的一面旗幟。
王文革1985年進廠,正值企業起步騰飛的時候,經歷和見證了產品電壓等級的大跨越。在他還是繞線工時,參加過公司的“三峽-常州”、“三峽-廣東”、“三峽-上海”、山西大同等示范工程多種形式線圈的繞制。
時常聽年長的師傅講起“電抗器大會戰”,當時王文革是線圈車間技術最全面的生產尖子,由于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周期短,他帶頭堅守機臺,24小時不停機大倒班,憑著頑強拼搏的精神,把一臺超高壓超大容量電抗器如期拿下了。在他眼里好像沒有下班不下班,沒有周末不周末之說。
特高壓代表著變壓器行業最高端、最頂尖的技術,制造首臺產品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令王文革感到自豪的是,作為主繞,他完成了中國首臺百萬伏特高壓產品的線圈繞制。他常說一句話:“遇到難題不要說不可能,我們要想辦法把不可能變成可能。”在西電西變首臺特高壓變壓器線圈繞制時,S彎的松緊度較難控制。王文革細心總結,認真分析生產過程中的參數變化,結合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在第一餅繞制前給每根導線做出標記,然后在翻完餅的基礎上測量收放,最終成功解決了S彎松緊度控制問題,為該結構線圈的繞制積累了寶貴經驗。
2006年10月,王文革承擔了720MVA/330kV三項巨型發電機變壓器低壓線圈的繞制任務。該線圈采用32根換位導線三螺旋形式繞制,按照傳統工藝需采用臥式繞線機繞制,操作難度大、周期長、操作人員占用多。為了解決工期問題,他仔細分析導線換位排列的原理,先后多次模擬,最終采用立式繞線機繞制,成功解決了導線翻線的次序以及線圈出頭理線問題,繞制質量得到了保證,所需人員減少了1/3,工期縮短了一半時間。此項革新得到了設計工藝的好評,也得到了公司領導和技術專家的稱贊。同時,他也被西安市勞動競賽委員會評為“絕招、絕技、絕活”三絕能手。2000年9月,王文革被評為西安市勞動模范。2007年,他榮獲了中國工業機械聯合會頒發的“機械工業技能大師”光榮稱號。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2000年9月,王文革被提拔為線圈車間生產主任,但他沒有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仍把車間的利益放在首位,深切關心著每一位職工成長成才,只要有問題請教他,他都會耐心指導,甚至手把手教。繞線工遇到線圈繞制技術問題時,他都會悉心幫助處理。為了保證合同履約率,他精心組織生產,確保了車間多年保質保量完成生產計劃,有時生產任務緊張,他會親自上機床參加生產,用自己的技術和品格影響著周圍的職工,有時還自我調侃:“讓我看看我的手藝荒了沒有”。來到管理崗位后,他仍然裝過撐條、找過絕緣單件、繞過線圈……
在管理崗位上,他科學調度,有效減少工序間的浪費情況。堅持每天下午召開調度和技術碰頭會,根據公司生產計劃排產要求,以產品進出爐時間為依據,平衡調整各項原輔材料、生產物料,合力協調生產各類要素,做到有任務不推諉,有困難不避讓,保證產品成套率,較好地完成了企業下達的生產考核指標。
憑借踏實肯干的作風、執著敬業的精神和科學有效的工作方法,調動員工積極性形成合力,王文革在線圈車間副主任的崗位上也取得了突出成績,充分發揮了一名勞動模范的帶頭作用。
勞動創造財富,奮斗鑄就偉業,一個勞模一面旗,勞模的事跡見證著企業的發展,托起了企業發展的脊梁。
(來源:西電西變微信公眾號 作者:龍林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