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西電西變為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制造的7臺1000kV 1000MVA電力變壓器全部通過試驗,再次登頂世界特高壓交流輸變電設備制造的巔峰。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是國家電網公司華北特高壓交直流主網架的重要組成部分,途經內蒙古、山西、河北、天津,新建蒙西、晉北、北京西、天津南4座特高壓變電站。它是繼“1000kV晉東南(長治)-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及其擴建等工程后又一新的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是我國特高壓交流輸電事業高速發展階段的又一重要工程。
中國西電作為中央企業,深知制造特高壓精品是自己必須履行的社會責任,所屬企業西電西變始終保持了對特高壓產品的“敬畏”之心,策劃編制了蒙西—天津南工程質量保證計劃,確定了關鍵控制點及設備的點檢要求。各車間也相應編制了部門細化的質量管控要求,由品保處組織設計、工藝、設備人員進行監督檢查。
為了營造良好的質量氛圍,在員工中樹立一次將質量干好的“零缺陷”理念,該司質檢、黨群部門以蒙西-天津南工程7臺雙百萬產品為主線,組織開展了特高壓交流產品質量攻關競賽活動。還先后在線圈繞制、導線焊接、引線焊接等關鍵工序,開展了崗位練兵和技術比武活動,提升了員工的精品意識和操作技能。
與先期建設的特高壓交流工程相比較,蒙西1000kV變電站處于大風沙地區,揚沙現象較多,且有出現沙塵暴的可能,同時現場最低環境溫度達-30.9℃,運行條件惡劣,對特高壓自耦變壓器的安全可靠運行是極大的考驗,因此防風沙及低溫啟動的研究是本次設計的關鍵。
西電西變設計人員在沿用前期特高壓產品成熟結構,進一步推動國產化的同時,進行科研攻關、自主創新。完成了高寒及大風沙地區變壓器材料的結構及工藝研究、高寒及大風沙地區變壓器主要組件的選用及防護措施研究、高寒地區變壓器低溫啟動方案的研究,這一系列技術成果提升了我國特高壓變壓器設計、工藝及制造水平。
工程開工之時,西電西變召開全體干部和各部門動員會議,邀請西電常變參加過特高壓變壓器制造的技術人員、檢驗人員、管理人員,以及繞線、線圈組裝、器身、引線、裝配的生產骨干到各工序開展對口經驗交流和授課,使大家充分了解了以往特高壓變壓器生產中的關鍵點、難點,做好控制措施。同時,設計、工藝人員到各車間進行技術交底,使各工序操作者充分了解產品的技術要求。
為了規范操作過程,保證操作者對工藝要求的理解和執行,西電西變完成了工藝文件的細化及圖示化的改進,并開展了以工藝文件為基礎的操作培訓、考核與評價活動,對800名操作人員、檢驗人員、試驗人員、服務人員進行了特高壓培訓。
西電西變還把質量管理延伸到供應商,編制了《供方產品監造管理辦法》,對關鍵材料如銅線、出線裝置、絕緣成型件、散熱器、冷卻器等,派專人到生產廠家,對其生產過程進行全程監造。細化和完善了原材料、組件驗收規范,明確檢查項目和手段,檢驗員嚴格照按規范實施檢查,規范填寫檢驗記錄,做到管控活動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通過訪問用戶及對現場質量信息的統計和分析,識別出主要組部件的質量狀態,有目標、有計劃的開展供應商質量審核活動,與其共同開展質量改進活動。
西電西變在制造過程中,加強了對生產環境、操作人員、工藝設備的全方位控制。生產板塊優先安排雙百萬產品的生產,抽調精兵強將進行大會戰。品保處組織設計、工藝人員進行不定期的質量巡查,避免因外部的干擾影響到產品制造過程及最終質量。工人師傅發揚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克服各種困難保質量、搶進度,為這7臺雙百萬產品畫上了一個漂亮的句號。
(來源:中國西電集團微信平臺 作者:李杰 文/圖)